跑步可以說是我們日常生活之中最簡便的鍛煉方式之一。不過也有一種說法認為跑步會給膝蓋帶來很大的負擔,也有不少人因此對跑步鍛煉有些排斥。中國醫科大學航空總醫院關節外科(骨三科)主任郭曉忠表示,在使用跑步機鍛煉時,由于回彈力度較大,確實應當更加注意跑步姿勢與鍛煉強度,而在戶外鍛煉時只要不同年齡層的人做好保護,注意適度運動,對膝蓋的損傷其實并沒有那么恐怖。 郭曉忠:跑步對于不同的人群是有不同要求的。我們首先說年輕人,年輕人因為他的肌肉力量也好,彈性也好,關節的軟骨也比較健康比較厚,所以它這個時候適當的增加自己的跑步的量是可以的。但是要注意保護好自己的下肢關節,這時候就要求在一個平坦的路上,另外就是要穿好跑步鞋,這種跑步鞋既可以適合跑步,又適當的減輕跑步壓力,對膝關節髖關節這種的反彈力,這是一個注意自己的裝備。 對于老年人來講,這就看個人的基礎了。如果從年輕一直跑下來,自己也覺得沒有什么問題,那么可以適當的增加自己的量,或者維持原來的量。如果說到一定年齡了,比如說50歲55歲以上,或者60多歲,那么我們這時候就要有意識的控制自己的(運動)量,以免引起自己不適。(如果出現)包括肌肉、下肢關節、心臟等方方面面的不適,這個時候就需要適當的控制自己的跑步的量和強度。 專家表示,在進行任何運動時,都應當選擇合適的運動裝備,如運動服和慢跑鞋等。同時更加重要的一點就是一定要適度。那么我們的身體出現哪些情況時表明我們的運動量過大,需要進行調整了呢? 郭曉忠:我們經常在門診能碰到的一些病人,比如說年輕人,他說跑了幾個月以后,我的膝蓋覺得不適,覺得有疼痛,尤其是下蹲或者活動多的時候,或者上下樓梯的時候,它會有一些不實甚至疼痛,這時候我們就要提醒他適當的要把運動量減下來,或者要休息一段時間,來使它的關節得到一定的恢復。這時候關節有一定的額外的磨損,所以它會造成關節的一些炎癥出現一些癥狀,這是對年輕人。 對于老年人來講,(可能)跑不了幾個月,就跑一兩個月可能就會出現一些膝關節酸痛,活動受限,甚至有腫脹的這種情況發生。如果要是出現了這些情況,那么它適當的要加強休息,要停一段時間鍛煉,或者是減一些量,來使自己循序漸進的更適合這種跑步的活動。 郭曉忠還提醒,這些不適癥狀在發現初期可以通過減少運動量或是暫時停止運動來緩解,通常不會對身體造成永久性傷害。不過如果在減輕運動量后癥狀依舊沒有緩解,持續數天甚至一到兩周時也應當提高警惕,及時前往醫院進行檢查。 【專家簡介】 郭曉忠教授,航空總醫院骨科中心首席專家/骨關節科(骨三科)主任,主任醫師,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原北京積水潭醫院矯形骨科資深知名專家。專業特長:1、股骨頭缺血壞死的早期診斷和保頭手術治療2、膝關節骨關節病的診斷和微創治療;3、髖關節骨關節病的診斷和治療;4、膝關節、髖關節人工關節置換手術;5、各種關節和肢體畸形的矯正和治療。6、其它骨科常見病、疑難雜癥的診斷和治療。
版權和免責聲明:
1.阜新新聞網擁有網上發布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阜新新聞網”。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阜新新聞網版權所有)”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阜新新聞網”,阜新新聞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